我们真的愿意往生吗?这个题目让念佛人一看,绝对回答都是:「开玩笑啊!我们念佛人怎麽不想往生呢?师兄一定是思维混乱了吧!」
我们在学习慧净上人的《无量寿经大意》时,上人讲过这样一个感应事例。台北有一位女众莲友,法号叫觉慧,今年大概六十余岁。觉慧原来修习地藏法门,後在台湾美浓永明寺住持净灿法师(也是觉慧师兄的原俗家同修)的劝说下,因缘成熟改为专一念佛。
在1988年那年,觉慧在送其老父亲临终往生前一个月发生了一件事,那天觉慧做晚课,准备先为老父亲念诵《阿弥陀经》,而後念佛。当念到经文「五根五力」的时候,她的父亲突然让她停下念诵经文,去叫在厨房干活的妈妈过来,她便去把妈妈叫了过来。妈妈过来以後,「她父亲就用警告的口气跟她妈妈说:『我们念佛,极乐世界都有我们的莲花,也都有根,你的莲花没有根』。她妈妈就笑笑说:『哪有这种事?我念佛也都很认真,难道会输你?你们念佛莲花有根,我念佛莲花就没有根?』」(《无量寿经大意》语)此後,觉慧的爸爸几天後随愿顺利往生,此话不表。
当觉慧的妈妈临终之时,觉慧爸爸临终前说她妈妈「念佛无根」的话,大家才明白过来是怎麽回事。
十年後的一天,众莲友在觉慧家的二楼共修念佛结束後,唱回向偈,她妈妈当时中风,已经卧床不起,听到後便问大家「在唱什麽,那麽好听?」觉慧就告诉妈妈,「我们在唱回向偈,以待将来阿弥陀佛来迎」。这时她妈妈就指着床边说:「阿弥陀佛就在床边。」觉慧听後又怕又欢喜地劝说妈妈,「你赶紧和阿弥陀佛走吧!」为什麽怕呢?因为害怕以後就见不到妈妈了,这是凡夫的尘世之心。为什麽又欢喜呢?欢喜念佛阿弥陀佛如约来迎,弥陀誓言真实不虚,这是出离愿生之心。
「但是出乎意料的是,她妈妈合掌哭了出来,说:『不,我不去,阿弥陀佛啊!您再让我多活三年,让我和我子孙一起。』她妈妈合掌流着泪向阿弥陀佛祈求,但不是求往生,是求让她再多活三年。」(《无量寿经大意》语)觉慧说她妈妈念佛很勤,这次是阿弥陀佛第三次来迎了,可是无奈,她妈妈没有愿生心,不想往生。
我们看到了吧,念佛虽然也勤快,但是心口不一,一旦临终还是不舍这个娑婆世界,不舍子孙,这就是「莲花无根」。这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的颠倒想。当然,觉慧妈妈最後经过不断苦劝,给她讲解堕落恶道的苦,最终在半年後还是预知时至地往生了。
这个事例说明了法义熏习的重要性,更说明了我们愿生彼国之心对於往生是多麽的重要。而我们大家虽然也在念佛,可是我们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真的愿意往生,还是只求眼前的人天福报。
净土法门太简单了,简单到只要念佛就可以在今世凭借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成就佛果,而不需要累世地修行。正因为法门如此简单而殊胜,因此有相当多的念佛人不喜欢学法义、法理。认为一句佛号就成佛,再学习法义意义不大,浪费时间。
此次净宗师父再次莅临北京,告诫我们,有很多俗家弟子自认为学了一点法,都懂了,但是所学法是碎片化的,不成系统的,远远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,应该加强法义学习。
我们学法大都是浅尝辄止,只知其然,而不知所以然。这样一旦我们面临生死问题,抑或内心不安而祈求他人助念,或者根本就不愿往生彼国而执念世间。
我们凡夫对於世间的名利、金钱以及肉身是很执着的。佛法所讲极乐世界之乐我们看不到,也体验不到,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。所讲累世累劫轮回之苦,我们也因为隔阴之迷而忘掉了,完全没有了轮回的切肤之痛。感受佛法似乎近在眼前,而又远在天边。法是法,我是我,难以做到和佛法相交融。我们怎麽能够使得法水滋润心田,而真正生起愿生之心呢?终极答案就是多闻法。「知识就是力量」这句话放到出世间法也有效,佛法教义就是支撑我们顺利往生的精神力量。
当是末法时期,社会的发展,使得生活条件改善,物质保障丰富,花花世界到处都是诱惑,凡夫欲望满足更易,享乐变得简单了,加上本就愚痴,嘴上愿生,内心不往,留恋这个世界之颠倒想则自然而然。
上人在《无量寿经大意》讲述中告诉了我们:「对教理不了解,对极乐世界的好处不了解,对娑婆世界的恐怖不了解,因此就没有深切的愿生心。」
第一,对教理不了解。不知念佛成佛,对善导大师净土法脉传承缺乏认知,不学法义。
结果使得学佛流於形式,着重事相。经咒读诵娴熟,礼拜诸佛虔诚,法会一场不落,唯念佛不急。此等学佛之人心之所落於人天,行之所做於杂善,一切所做皆是鹦鹉学舌,外相光鲜,内心是凡。此等无常来临,外无佛力加持,内无金刚不坏之种,无法义滋润必然以我执颠倒为最,留恋世间而恐惧异常,哪里还能想起愿生?
第二,对极乐世界的好处不了解。极乐世界为佛所说,是佛的境界。凡夫如果不学法,不读经,从哪里来了解极乐世界呢!即便自己能读经,但是对於极乐世界的境界描绘也只是粗浅地了解而已。凡夫心智之粗鄙与对佛之细微境界的描绘理解起来相差太远,无法对极乐世界形成全面的、立体的、鲜活的理解与认识,难以产生共鸣,极乐世界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而难以生起欣慕前往之心。而概念化的东西与娑婆世界的现实诱惑来比,往往不容易被凡夫所领受,愿生心的真实生起也就很难了。
当然也有例外,净土门是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法门。上根利智者以智念佛不辍,下根愚昧者唯信念佛不杂。《无量寿经大意》上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,有一位封明居士,他的大舅83岁开始念佛,期间封明居士也就给他大舅讲了讲人生的无常、念佛的好处和往生成佛的实例,不懂什麽法义,但愿生心真切,二年後站着殊胜往生。这样的案例太少,我们还需法义反覆地熏习为是。
第三,对娑婆世界的恐怖不了解。娑婆世界的恐怖不在於娑婆本身,而在於娑婆世界之後的三恶道。在娑婆世界我们为五欲而造恶业,死後我们所造之业便牵引我们去三恶道了。在世间,我们除了畜道可以看到以外,对饿鬼道和地狱道都看不到。因而於之的恐惧就淡化了,以至於无感。三恶道的恐怖不光是苦,鬼寿、地狱寿数都非常地长,不是我们可以用人寿来衡量的。我们人天都是祈求长寿,可是地狱众生祈求短寿,因为太苦太苦。最恐怖的是出离非常困难。宗道师父在讲解《阿弥陀经》时讲到一个这样的故事:「舍利弗和须达长者要建讲堂,他们丈量土地时,看到地上有一堆蚂蚁,舍利弗就面带忧愁,须达长者就问:『尊者,你为什麽忧愁?』舍利弗已经证得阿罗汉了,他就说:『七佛之前牠们就是蚂蚁,现在还是蚂蚁。因为动物愚痴,牠会一直这样下去,七佛以来都是这样。』这个故事就说明六道轮回、三恶道很恐怖、很可怕。七佛以来,犹为蚁子,经过了七尊佛,这些蚂蚁还是蚂蚁。」
上述佛法知识如果是自己搜寻书看的话,需要花多大功夫啊,还未必找得到。而今佛法知识、法义法理皆在眼前,学法省略了很多时间,加上师父深入浅出地讲解,帮助我们通俗地理解深奥的法义,不断熏习阿赖耶识,不断强化愿往生的信念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通过法义学习,对恶道心生恐怖与厌恶,对极乐生起欣慕与向往,愿生心就是真实的、坚固的、连续不断的。
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:「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;唯除五逆,诽谤正法。」这个「欲生我国」就是我们的愿生心。
《阿弥陀经》也言:「众生闻者,应当发愿,愿生彼国。」我们闻说西方极乐,应当发起愿生阿弥陀佛国土之心。
所以,我们念佛要有根,这个根就是愿生极乐世界。念佛若没有根,没有愿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心,这样就是「莲花无根」。(《无量寿经大意》语)而愿生心的获得,离不开闻法善知识。南无阿弥陀佛!
佛成
二0一九年十月二十九日